fsfs-zh

政府推动自由软件的措施

Copyright © 2011–2014 自由软件基金会,此文于 2011 年首次发表在 http://gnu.org

本文提出了一些推动自由软件在国内发展的强力政策,并引领国内其他方面转向软件自由。

国家的使命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人民自由谋福祉。这个使命在计算机领域的一个方面就是鼓励用户使用自由软件:代表用户自由的软件1。而专有(非自由)软件则践踏了人民的自由;这是一个国家应该努力去根除的社会问题。

从国家的计算主权角度来说,国家需要坚持自由软件的主张(国家控制其计算过程)。所有用户理所应当控制自己的计算过程,但国家有代表人民对计算过程维持控制的责任。现在大多数政府活动都依赖计算过程,而对这些活动的控制则依赖于对计算过程的控制。而在任务很关键的机构里失去这种控制将会极大危害国家安全。

将国家机构转向自由软件同时也会提供额外的好处,比如节省经费和鼓励本地的软件支持行业等等。

本文中,“国家实体”指代各级政府,以及公共机构包括学校,公共—私立伙伴关系,主要由国家出资的活动比如特许公立学校,以及由国家控制或由国家特许经营或注资的“私营”企业。

教育领域

教育领域的政策非常重要,因为会影响国家的未来

国家与公众

这些政策对个人与组织使用软件的影响也很巨大:

国家计算主权

很多政策会影响到国家计算主权。国家实体必须维持对它们的计算资源的控制,而不是放弃控制而委之于私人之手。这一点适用于所有计算机,包括智能手机。

国家计算主权之二

国家计算主权(和安全)包括控制计算机做国家的事情。这需要(1)避免“替代软件的服务”(Service as a Software Substitute)3——除非这类服务是运行在国家机关的同一分支机构,以及(2)其他降低国家对计算资源控制的实际行动。因此:

对开发的影响

国家政策会影响自由和非自由软件的开发:

电子垃圾

自由不应意味着产生更多电子垃圾:

技术中立

通过本文中给出的措施,政府可以恢复对其计算过程的控制,并引导国家公民、商业和组织控制自己的计算过程。然而,很多反对意见认为这会违反技术中立的“原则”。

技术中立是指国家不应该在技术选型时强加干涉。无论这是不是有效的原则或是争议,这仅仅只涉及到技术问题。而这里提出来的措施解决的是道义、社会和政治问题,因此超出了技术中立的范畴4。除非他们觉得其政府需要在主权和公民自由上保持“中立”。

  1. 参见《什么是自由软件?》一文了解自由软件的定义 

  2. 参见反 DRM 活动网站 http://defectivebydesign.org/what_is_drm 以及《应避免使用(或慎用)的词语》一文中有关 DRM 的章节了解相关问题。 

  3. 参见《服务器真正是在为谁服务?》一文的相关章节,了解 SaaSS。 

  4. 参见我的文章“Technological Neutrality and Free Software” http://www.gnu.org/philosophy/technological-neutrality.html